考試介紹 |
考試范圍 |
考試結構 |
標準介紹 |
真題示例 |
考試用書 |
考試介紹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是由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主辦的一項標準化考試。考試通過對漢語教學基礎、漢語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等五個標準能力的考查,評價考生是否具備國際漢語教師能力。考試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成績合格者方能報名面試。筆試成績兩年內有效,在有效期內可以報名參加面試;面試成績合格者可在面試成績公布后的兩年內申請證書,逾期未申請者,成績失效。
考試范圍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范圍涵蓋漢語教學基礎、漢語教學方法、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五大領域,主要考查應試者的漢語交際能力、語言分析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資源應用能力、課堂活動組織能力、課堂管理能力、中華文化闡釋與傳播能力、跨文化交際及適應能力、用外語進行交際和輔助教學能力、國際漢語教師道德修養、心理素質和職業發展能力、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等,以及對相關理論知識和應用方法的掌握。
考試結構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筆試通過后,可參加面試。
1.筆試
筆試全部為客觀題,分為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綜合素質三部分,每部分各50題,全卷共150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5分鐘(含5分鐘考生填涂答題卡時間)。試題前兩部分,即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部分,主要采取案例導入式設計,案例源于教學實際,形式多樣;第三部分,即綜合素質部分,采用情境判斷測驗的形式,重點考查考生跨文化適應性及交際能力。 |
試卷結構 | 比例 | ||
---|---|---|---|---|
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 | 20% | |||
第二部分 應用能力 | 50% | |||
第三部分 綜合素質 | 30% | |||
總計 | 100% |
2.面試
面試是對筆試達到要求的考生進行的考官小組面試。面試著重考查考生綜合運用各種方法設計教學方案、組織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以及用外語進行交際和輔助教學的能力,同時考查考生的溝通交際、心理素質、教姿教態等基本職業素養。 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和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準備時間30分鐘,考試時間25分鐘,包括說課、試講、問答和外語能力考查。考官根據考生面試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分,滿分150分。 |
面試結構 | 時間 | ||
---|---|---|---|---|
第一部分 外語自我介紹 | 2 分鐘 | |||
第二部分 說課 | 3 分鐘 | |||
第三部分 試講 | 7 分鐘 | |||
第四部分問答 | 中文問答 | 7 分鐘 | ||
外語問答 | 6 分鐘 | |||
總計 | 25分鐘 |
標準介紹
教師應具備符合職業需要的漢語交際能力;具備基本的漢語語言學知識、語言分析能力;了解第二語言學習的基本原理;熟悉第二語言教學的一般原則和主要教學法。
標準 | 內容描述 |
---|---|
1.1 具備漢語交際能力 |
1.1.1 具有符合職業需要的漢語口語和書面語交際能力
1.1.2 具有提高自身漢語水平的意識和能力
|
1.2 具備基本的漢語語言學知識和語言分析能力 |
1.2.1 具備漢語語言學的基本知識
1.2.2 具備基本的漢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的分析能力
|
1.3 了解語言學習基本原理 |
1.3.1 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論
1.3.2 了解第二語言學習的基本過程
1.3.3 了解第二語言學習的主要影響因素
|
1.4 熟悉語言教學基本原則與方法 |
1.4.1 熟悉第二語言教學的一般原則,并具有將其與漢語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1.4.2 熟悉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方法
|
教師應掌握漢語語言要素和語言技能教學的主要內容、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具備基本的語言對比能力;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漢語教學的能力。
標準 | 內容描述 |
---|---|
2.1 掌握漢語教學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
2.1.1 掌握漢語教學的基本原則與方法,并能運用于教學實踐
2.1.2 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培養學習者的漢語綜合運用能力
|
2.2 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教學的基本原則、方法與技巧,了解漢外語言主要異同,并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
2.2.1 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教學的基本原則與主要內容
2.2.2 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并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2.2.3 具備漢外語言對比的能力
2.2.4 具備分析和處理學習者偏誤的能力
|
2.3 掌握漢語聽、說、讀、寫教學的特點、目標、原則與方法,并能進行有效的教學 |
2.3.1 了解漢語技能教學的課型特點、教學目標與基本原則
2.3.2 掌握漢語聽、說、讀、寫教學的方法與技巧,并能有效地組織教學
2.3.3 能根據學習者的特點,設計、組織教學活動
|
2.4 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并能應用于教學 |
2.4.1 了解現代教育技術及對漢語教學的作用
2.4.2 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漢語教學的能力
|
教師應熟悉漢語教學標準與大綱,并能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具備選用教材和利用教學資源的能力;能設計教學任務并組織課堂活動,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能通過課外活動發展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能對學習者進行有效的測試與評估。
標準 | 內容描述 |
---|---|
3.1 熟悉漢語教學標準和大綱,并能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
3.1.1 熟悉有關的漢語教學標準和教學大綱
3.1.2 能合理設計課程并制訂教學計劃
3.1.3 能根據教學要求編寫教案
|
3.2 能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加工和利用教材與其它教學資源 |
3.2.1 熟悉常用的漢語教材
3.2.2 能合理選擇、加工和使用漢語教材
3.2.3 能根據教學需要利用各類教學資源制作、補充教學材料
|
3.3 能設計課堂教學的任務與活動 |
3.3.1 了解課堂教學任務與活動的主要類型及特點
3.3.2 具備設計教學任務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
3.3.3 能合理選用或制作必要的教具
|
3.4 能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 |
3.4.1 了解并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課堂管理文化
3.4.2 能創建有利于漢語教學的課堂環境與氛圍
3.4.3 能采用適當的策略和技巧實施有效的課堂管理
|
3.5能有效地組織課外活動 |
3.5.1 了解課外活動的形式、特點和作用
3.5.2 掌握組織課外活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5.3 能根據學習者特點組織課外活動
|
3.6 了解測試與評估的基本知識,能對學習者進行有效的測試與評估 |
3.6.1 了解測試與評估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方法
3.6.2 能根據不同教學目的選用或設計合適的測試與評估工具
3.6.3 能對測試與評估結果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應用
|
教師應掌握中華文化和中國國情基本知識,具備文化闡釋和傳播的基本能力;具有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能有效解決跨文化交際中遇到的問題。
標準 | 內容描述 |
---|---|
4.1 了解中華文化基本知識,具備文化闡釋和傳播的基本能力 |
4.1.1 了解中華文化基本知識、主要特點、核心價值及當代意義。
4.1.2 能通過文化產品、文化習俗說明其中蘊含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交際規約、行為方式
4.1.3 能將文化闡釋和傳播與語言教學有機結合
4.1.4 掌握相關中華才藝,并能運用于教學實踐
|
4.2 了解中國基本國情,能客觀、準確地介紹中國 |
4.2.1 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
4.2.1 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
4.2.3 能以適當方式客觀、準確地介紹中國
|
4.3具有跨文化意識 |
4.3.1 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點
4.3.2 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識
4.3.3 能自覺比較中外文化的主要異同,并應用于教學實踐
|
4.4 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 |
4.1.1 了解跨文化交際的基本原則和策略
4.4.2 掌握跨文化交際技巧,能有效解決跨文化交際中遇到的問題
4.4.3 能使用任教國語言或英語進行交際和教學
|
教師應具備作為國際漢語教師的職業道德與心理素質;能進行教育研究,具有教學反思能力;參與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努力尋求專業發展機會。
標準 | 內容描述 |
---|---|
5.1 具備教師職業道德 |
5.1.1 認識并理解職業價值,樹立并維護職業信譽
5.1.2 遵守法律和職業道德規范
|
5.2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
5.2.1 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態度
5.2.2 具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
5.2.3 具有合作精神
|
5.3 具備教育研究能力和專業發展意識 |
5.3.1 能進行教育研究,具有教學反思能力;
5.3.2 了解相關學術動態與研究成果,參與學術交流與專業培訓,尋求專業發展機會
|
真題示例
1.筆試
筆試試題主要采取案例導入式設計。案例源于教學實際,形式多樣。如:
第33-38題
麥 克:你知道中國人喜歡什么數字嗎?
愛德華:不知道。
麥 克:(1)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問題也不知道?
愛德華:你知道?
麥 克:當然了。世界上的事我知道一半,中國的事我沒有不知道的。
愛德華:是嗎?
麥 克:你難道沒聽見大家都叫我什么嗎?
愛德華:叫你什么?
麥 克:“中國通”。
愛德華:(2)你才學了三個半月的漢語,怎么就成“中國通”了?
麥 克:這不是說相聲嗎?你怎么連這個都不懂啊?
愛德華:誰說我不懂?相聲是笑的藝術,(3)“笑一笑,十年少”嘛。
麥 克:對呀。誰聽了我們的相聲,誰就會笑起來,誰就會變年輕,今年二十,明年十歲。
愛德華:什么?
麥 克:你不是說“笑一笑,十年少”嗎?
愛德華:別開玩笑了。
33.本課學習的重點語法是: | ||||
A.反問句 |
B.疑問代詞 |
C.“的”字短語 |
D.結構助詞“了” |
|
34.以下哪個句子在結構和語義上與句(1)同屬一類? | ||||
A.連警察都敢打 |
C.這么大的蘋果連看也沒看過 |
|||
B.連老師也回答不上來 |
D.連“你好”“再見”也不會說 |
|||
35.以下哪句話中的“才”與句(2)的“才”意思相同? | ||||
A.他40歲才找到工作 |
C.他才看了兩頁書就困了 |
|||
B.正因為我不會才問你的 |
D.那兒太冷了,我才不去呢 |
|||
36.句(3)中的“嘛”所隱含的意思是: | ||||
A.表示驚訝 |
C.總結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結論 |
|||
B.表示贊嘆 |
D.引出一個大家都普遍認可的理由 |
|||
37.“笑一笑,十年少”中“少”的詞性和讀音分別是: | ||||
A.動詞 shào |
B.動詞 shǎo |
C.形容詞 shào |
D.形容詞 shǎo |
|
38.你認為適合本課的拓展話題是: | ||||
A.關于養生 |
C.關于相聲的歷史 |
|||
B.關于學習漢語 |
D.關于數字的文化 |
2.面試
面試是對筆試達到要求的考生進行的考官小組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和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準備時間 20 分鐘,考試時間 25 分鐘,包括說課、試講、問答和外語能力考查四個環節。考官根據考生面試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分,滿分 150 分。如:
考生卷:
教學材料
小王: 大明,中國大使館在哪兒?
小李: 在亞非學院的西南面。
小王: 大使館南面是一個大公園,對吧?
小李: 不對。公園在大使館的北邊。
小王: 大使館外面有沒有公共汽車站?
小李: 有。大使館對面有一個銀行,車站就在銀行前頭。
小王: 有沒有地鐵站?
小李: 也有。地鐵站在大使館和公園的中間。
小王: 謝謝。我明天想去大使館,還想去書店。
小李: 大使館后面就有一個書店。
小王: 里面有中文書嗎?
小李: 有。
步驟一、說課(3分鐘)
請根據上述教學材料,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包括語言與文化)、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步驟等方面進行說明。
步驟二、試講(7分鐘)
請自行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模擬教學場景,進行教學演示。
要求:包括導入、講解、操練、活動、板書。
步驟三、問答(13分鐘)
請回答考官提出的若干問題,問題將涉及以下幾方面:
一、中文問答
1.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2.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二、外語問答
1.教學組織與課堂管理
2.中華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了解更多《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信息,請購買《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大綱》和《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大綱解析》。
![]() |
![]() |
![]() |
![]() |
![]() |
![]() |
《考試大綱》 《考試大綱解析》 |
《教學案例與分析》 | 《跨文化交際》 | 《面試指南》 | 《國際漢語教師經典案例》 |
《考試大綱》和《大綱解析》旨在公布考試介紹、考試范圍、考試樣卷等,并通過詳細解讀幫助考生了解、準備考試,同時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綱領性指導。 →緊密貼合考試,標準權威。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是嚴格按照《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研發的一項國際標準化考試,旨在評價應試者是否具備作為國際漢語教師的能力。考試大綱較全面地呈現了這一考試的真實面貌與整個流程。 與之相配套,漢考國際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大綱進行了全面、準確和深入的解讀與分析,旨在幫助國內外廣大考生正確領會和把握考試大綱,使其能夠有的放矢、優質高效地朝著一名合格國際漢語教師的目標邁進。 →綱領性與實踐性并重 《考試大綱》站在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發展的高度,提綱挈領地指出了作為一名合格國際漢語教師所應具備的能力。不僅有助于考生備考,更有助于國際漢語教師將其作為工具書來不斷對照反思自身教學工作。 《大綱解析》與《考試大綱》相輔相成,結合教學實例進行說明,為《考試大綱》中的相關概念、理論提供了可讀性極強的支撐,真正幫助廣大考生及教師朋友們實現能力標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切實提高教學能力。 →開闊的國際視角 《考試大綱》及《大綱解析》中呈現的衡量與評價漢語教學人員教學水平和是否具備作為漢語教師資格的五大標準,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于教師這一職業“傳道、授業、解惑”的執著追求,又關照到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國情和文化,從中汲取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引領廣大教師從傳統單一的漢語知識傳授向培養漢語綜合運用能力轉變。 |
||||
作為《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參考用書,本書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朱勇副教授擔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內容來源于海內外33位國際漢語教師的教學日志,大小案例合計156個。這些案例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可讀性強,真實生動地反映了不同層面的教學問題,分為教學環節、教學與管理、漢字教學、語言要素教學、文化與跨文化交際、語言技能教學、少兒與老年人漢語教學等七個章節。本書為每個案例配有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分析、富有實戰性的思考題目,以及中英文擴展閱讀書目,為讀者提供相應的建議、啟示與資源。 |
||||
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年最新出版,本書從漢語國際教育的角度來談跨文化交際,系統介紹了跨文化交際學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著重闡述了與第二語言教學及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跨文化交際內容及教學方法,分析了很多與漢語教師相關的真實跨文化交際案例,實用性、針對性強,旨在提高國際漢語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教學能力。其主要的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除了闡述跨文化交際學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之外,還分析了許多與漢語教師相關的真實跨文化交際案例。另外,每章提供了對國際漢語教師的建議、思考討論題、交際性活動和任務、延伸閱讀書目等。 《國際漢語教學案例與分析(修訂版)》和《跨文化交際》主要針對筆試的案例導入式特點,重點通過教學案例和跨文化案例進行呈現和探討,使考生熟悉案例的表達和反思路徑,進而提升實際教學能力。 |
||||
以權威標準為綱 《面試指南》以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的內容為參考框架,從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漢語教學方法、課堂組織管理及教師綜合素質等各個角度,搜集了大量的鮮活教學案例加以分析說明。 案例真實多樣 《面試指南》中的案例多是非漢語為母語環境下的跨文化國際漢語教學中出現的鮮活案例,極具真實性;并且按照小學、中學、大學不同層級選擇語料和案例,同時充分考慮到對話體、敘述體、日常對話、商務對話等多種語體的合理分布,盡可能從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和各種語體滿足考生對案例和語料的多樣化需求。 受眾群體廣泛 《面試指南》的主要目標是指導考生熟悉題型,掌握面試內容的要點,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引導考生模擬考試方式,提供充分發揮考生綜合能力選擇正確視角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有助于國際漢語教師和準教師們不斷關照自身教學,進一步提高知識水平、掌握教學技能,最終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實踐,從容應對各種層次、各種情景下的國際漢語教學。 |
||||
富有針對性 《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筆試和面試均以案例導入為主要考察形式。“案例”作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映射,不僅能引發思考還能對教師的行為提供針對性指導。針對不同的案例,教師要仔細分析,根據教學對象的特定背景、特定條件選擇恰當的處置方案。 案例典型普遍 《國際漢語教師經典案例詳解》中的案例都源自國際漢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和志愿者,較為全面地覆蓋了國際漢語教學中遇到的典型性、普遍性問題。編寫團隊在廣泛搜集、分類整理來自世界各地多種教學情境下案例的基礎上,精挑細選出118個進行深度剖析。 極具參考性 《經典案例詳解》既是《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的權威參考資料,又是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以及有志于從事國際漢語教學事業的各類人員提高專業素養的得力助手;既可以輔導新手入門,又可以幫助有經驗的教師對現有教學手段進行反思和提高;既可以用于自修,又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參考用書以及國際漢語教師培訓的輔助內容。 |